主切削刃同副切削刃相交會構成刀尖圓角。如下圖:
車刀尖角半徑直接影響加工外表的光潔度。半徑越大,外表越光滑。如下表所示:
但是,假如半徑過大,因為刀具和工件觸摸過大,會發(fā)生震顫。相反,假如半徑過小,刀尖會變弱,會很快磨損。需求常常重新磨鋒利。圓角半徑一般為0.3~0.4mm。
數控車床加工時,需求對圓角半徑進行補償。
編程時,通常都將車刀刀尖作為一點來考慮,但實踐上刀尖處存在圓角。當用按理論刀尖點編出的程序進行端面、外徑、內徑等與軸線平行或筆直的外表加工時,是不會發(fā)生差錯的。但在進行倒角、錐面及圓弧切削時,則會發(fā)生少切或過切現象,如圖所示。
具有刀尖圓弧主動補償功能的數控系統(tǒng)能根據刀尖圓弧半徑計算出補償量,避免少切或過切現象的發(fā)生。
1) 車削端面和內、外圓柱面,下圖所示是一帶圓弧的刀尖及其方位。編程和對刀使用的刀尖點是抱負刀尖點,因為刀尖圓弧的存在,實踐切削點是刀尖圓弧和切削外表的相切點。車端面時,刀尖圓弧的實踐切削點與抱負刀尖點的Z坐標相同;車外圓面和內孔時,實踐切削點與抱負刀尖點的X坐標值相同。因而,車端面和內、外圓柱面時不需求進行刀尖圓弧半徑補償。
2) 車削錐面和圓弧面當加工錐面和圓弧面時,即加工軌跡與機床軸線不平行時,實踐切削點與抱負刀尖點之間在X、Z坐標方向都存在位置差錯,刀尖圓弧半徑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如下圖所示。假如以抱負刀尖點編程,會出現少切或過切現象,造成加工差錯。刀尖圓弧半徑越大,加工差錯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