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夾具,規(guī)劃高手的必修隨行夾具規(guī)劃前言
關于近幾年來大搶手的組合機床主動線隨行夾具,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除了完結對工件的定位、支承和夾緊外,還帶著工件沿主動線運送,依次經過主動線各臺機床,完結工件悉數工序的加工。
可是現在部分使用中的隨行夾具,工件在隨行夾具上多采用手動定位夾緊,或者工件只定位不夾緊,抵達各臺機床工位后,將工件和隨行夾具一同夾
壓在各臺機床的固定夾具上。以上辦法雖然都能完結對工件的加工,但存在節(jié)拍長、人工費力、工件定位夾壓不牢靠以及主動線上各臺機床的固定夾具規(guī)劃較為復雜,增加本錢等問題。
今天夾具俠與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和老鐵們一同探討隨行夾具上的工件供給主動定位夾緊動力的設備規(guī)劃,如何提高效率,并使工件在隨夾上的定位夾緊變得更為牢靠。
一
規(guī)劃原理
本次事例的加工零件為轉向節(jié)。夾具的規(guī)劃準則為先定位后夾緊,限制工件的6個自由度。A、B、C三點為該轉向節(jié)的定位基準面,D、E、F三處為主動定心的方位,因工件形狀特別,在轉向節(jié)上端還設有角向限位(M點),當工件定位完結后再夾緊。
依照這個準則,將這套隨夾夾緊松開設備規(guī)劃為:先將滑臺慢進到隨夾后端結合處(這套設備安裝在滑臺上),人工將轉向節(jié)順著導向桿從中心孔I推靠至隨夾的定位基準面上,按下發(fā)動按鈕后,從導向桿中心處伸出兩個夾緊爪依托繃簧力輕夾緊轉向節(jié),緊接著三點定位軸一同抱緊工件,力大于輕夾緊力,將工件主動定心,并角向限位,最后夾緊。當這些動作完結后,這套夾緊松開設備隨滑臺后移,這就悉數完結了工件在隨行夾具上的定位夾緊,此時的隨夾就可以輸送至主動線上的各臺機床以完結工件悉數工序的加工。
二
規(guī)劃辦法
2.1:輕夾組織
轉向節(jié)順著導向桿(用I孔)人工將其推至隨夾的定位面上,這時從液壓油腔進入的壓力油推進活塞桿將力效果在繃簧上,緊縮繃簧,發(fā)生繃簧力推進軸I上的兩個夾爪,夾爪從導向桿中伸出輕夾住工件(稱為軟壓緊方式),夾緊力約在80N左右,尾部有發(fā)令桿進行發(fā)令,完結輕夾緊工件這個動作。這種軟壓緊方式發(fā)生的繃簧力小于主動定心及角向限位的力,使接下來的動作可以順利并牢靠地進行。
2.2:供給隨夾主動定心的動力組織
該組織是供給隨夾主動定心的動力組織。當工件輕夾緊后,這時發(fā)動液壓馬達,使其經過齒輪傳遞一同驅動三根軸一同運動(圖4只示意出驅動一根軸1的狀況),完結主動定心工件(轉向節(jié)的D、E、F三點)的效果。薄壁套和頂桿都固定在軸1上,薄壁套為外購件可承受10MPa的壓力,壓力油從軸1后側的旋轉接頭接入,經過中心油孔效果在薄壁套上,然后牢靠的抱緊隨夾上的主動定心螺紋桿(該定心螺紋桿已伸進薄壁套中),一同頂桿頂住隨夾上主動定心的心軸,這樣( 根軸同步順時針滾動,完結對工件的主動定心,反之,逆時針滾動松開隨夾上的主動定心組織。
2.3:供給主動夾緊的動力組織
該組織是供給夾緊及角向限位的動力組織。用液壓馬達驅動軸3旋轉,并經過齒輪傳遞帶動軸1滾動,又將旋滾動力和扭矩經過鍵傳遞給軸2和壓緊桿(這時滑臺已慢進靠住隨夾上的夾緊螺紋桿,壓緊桿前端規(guī)劃成扁狀進入隨夾夾緊螺紋桿尾部的槽中,兩者依托繃簧力很好地結合上),壓緊桿帶動隨夾上的夾緊螺紋桿,順時針滾動為夾緊,逆時針滾動為松開,尾部發(fā)令桿發(fā)令,然后完結供給夾緊或松開動力的動作。
結 語
實踐證明,工件在該隨夾中的定位及夾緊一向可以保持穩(wěn)定,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這樣切實有效的組織規(guī)劃,屏幕前的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