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s:蘇先生
Mobile:18351237098
TEL:0519-83991258
Email:sho2009@163.com
http://www.bjxzyy.cn/
ADD: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西夏墅鎮(zhèn)鎮(zhèn)南西路213號
關于加工中心來說,刀具歸于一種消耗品工具,在加工過程中它會產(chǎn)生破損、磨損、崩刃等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不可防止,但也有如操作不科學不規(guī)范、維護保養(yǎng)不妥等可控原因,找到根本原因才干更好地解決問題。
01
刀具破損的表現(xiàn)
1) 切削刃微崩
當工件資料安排、硬度、余量不均勻,前角偏大導致切削刃強度偏低,工藝體系剛性缺乏產(chǎn)生振蕩,或進行斷續(xù)切削,刃磨質量欠佳時,切削刃容易產(chǎn)生微崩,即刃區(qū)呈現(xiàn)細小的崩落、缺口或掉落。呈現(xiàn)這種狀況后,刀具將失掉一部分切削才能,但還能持續(xù)作業(yè)。持續(xù)切削中,刃區(qū)損壞部分或許敏捷擴大,導致更大的破損。
2) 切削刃或刀尖崩碎
這種破損方式常在比構成切削刃微崩更為惡劣的切削條件下產(chǎn)生,或者是微崩的進一步的發(fā)展。崩碎的尺度和范圍都比微崩大,使刀具完全損失切削才能,而不得不終止作業(yè)。刀尖崩碎的狀況常稱為掉尖。
3) 刀片或刀具折斷
當切削條件極為惡劣,切削用量過大,有沖擊載荷,刀片或刀具資料中有微裂,因為焊接、刃磨在刀片中存在剩余應力時,加上操作不慎等因素,或許構成刀片或刀具產(chǎn)生折斷。產(chǎn)生這種破損方式后,刀具不能持續(xù)運用,以致作廢。
4) 刀片表層掉落
關于脆性很大的資料,如TiC含量很高的硬質合金、陶瓷、PCBN等,因為表層安排中有缺陷或潛在裂紋,或因為焊接、刃磨而使表層存在著剩余應力,在切削過程中不行安穩(wěn)或刀具外表接受交變觸摸應力時極易產(chǎn)生表層掉落。掉落或許產(chǎn)生在前刀面,刀或許產(chǎn)生在后刀面,掉落物呈片狀,掉落面積較大。涂層刀具掉落或許性較大。刀片輕微掉落后,尚能持續(xù)作業(yè),嚴峻掉落后將損失切削才能。
5) 切削部位塑性變型
具鋼和高速鋼因為強度小硬度低,在其切削部位或許產(chǎn)生塑性變型。硬質合金在高溫和三向壓應力狀態(tài)直作業(yè)時,也會產(chǎn)生表層塑性活動,甚至使切削刃或刀尖產(chǎn)生塑性變形面構成陷落。陷落一般產(chǎn)生在切削用量較大和加工硬資料的狀況下。TiC基硬質合金的彈性模量小于WC基硬質合金,故前者抗塑性變形才能加快,或敏捷失效。PCD、PCBN根本不會產(chǎn)生塑性變形現(xiàn)象。
6) 刀片的熱裂
當?shù)毒呓邮芙蛔兊臋C械載荷和熱負荷時,切削部分外表因反復熱脹冷縮,不可防止的產(chǎn)生交變的熱應力,然后使刀片產(chǎn)生疲勞而開裂。例如,硬質合金銑刀進行高速銑削時,刀齒不斷遭到周期性地沖擊和交變熱應力,而在前刀面產(chǎn)生梳狀裂紋。有些刀具盡管并沒有顯著的交變載荷與交變應力,但因表層、里層溫度不一致,也將產(chǎn)生熱應力,加上刀具資料內(nèi)部不可防止地存在缺陷,,故刀片也或許產(chǎn)生裂紋。裂紋構成后刀具有時還能持續(xù)作業(yè)一段時間,有時裂紋敏捷擴展導致刀片折斷或刀面嚴峻掉落。
02
刀具磨損的原因
1)磨料磨損
被加工資料中常有一些硬度極高的細小顆粒,能在刀具外表劃出溝紋,這就是磨料磨砂損。磨料磨損在各個面都存在,前刀面最顯著。并且各種切削速度下都能產(chǎn)生麻料磨損,但關于低速切削時,因為切削溫度較低,其它原因產(chǎn)生的磨損都不顯著,因而磨料磨損是其首要原因。另處刀具硬度越低磨料麻損越嚴峻。
2)冷焊磨損
切削時,工件、切削與前后刀面之間,存在很大的壓力和強烈的沖突,因而會產(chǎn)生冷焊。因為沖突副之間有相對運動,冷焊將產(chǎn)生決裂被一方帶走,然后構成冷焊磨損。冷焊磨損一般在中等切削速度下比較嚴峻。根據(jù)試驗標明,脆性金屬比塑性金屬的抗冷焊才能強;多相金屬比單向金屬??;金屬化合物比單質冷焊傾向小;化學元素周期表中B族元素與鐵的冷焊傾向小。高速鋼與硬質合金低速切削時冷焊比較嚴峻。
3)分散磨損
在高溫下切削、工件與刀具觸摸過程中,雙方的化學元素在固態(tài)下彼此分散,改動刀具的成分結構,使刀具表層變得脆弱,加劇了刀具的磨損。分散現(xiàn)象總是保持著深度梯度高的物體向深度梯度低物體持續(xù)分散。
例如硬質合金在800℃時其間的鈷便敏捷地分散到切屑、工件中去,WC分解為鎢和碳分散到鋼中去;PCD刀具在切削鋼、鐵資料時當切削溫度高于800℃時,PCD中的碳原子將以很大的分散強度轉移到工件外表構成新的合金,刀具外表石墨化。鈷、鎢分散比較嚴峻,鈦、鉭、鈮的抗分散才能較強。故YT類硬質合金耐磨性較好。陶瓷和PCBN切削時,當溫度高達1000℃-1300℃時,分散磨損尚不顯著。工件、切屑與刀具因為資料的同,切削時在觸摸區(qū)將產(chǎn)生熱電勢,這種熱電勢有促進分散的作用而加速刀具的磨損。這種在熱電勢的作用下的分散磨損,稱為“熱電磨損”。
4)氧化磨損
當溫度升高時刀具外表氧化產(chǎn)生較軟的氧化物被切屑沖突而構成的磨損稱為氧化磨損。如:在700℃~800℃時空氣中的氧與硬質合金中的鈷及碳化物、碳化鈦等產(chǎn)生氧化反應,構成較軟的氧化物;在1000℃時PCBN與水蒸氣產(chǎn)生化學反應。
03
刀片的磨損方式
1)前刀面損
在以較大的速度切削塑性資料時,前刀面上接近切削力的部位,在切屑的作用下,會磨損成月牙凹狀,因而也稱為月牙洼磨損。在磨損初期,刀具前角加大,使切削條件有所改善,并有利于切屑的卷曲折斷,但當月牙洼進一步加大時,切削刃強度大大削弱,最終或許會構成切削刃的崩碎毀損的狀況。在切削脆性資料,或以較低的切削速度及較薄的切削厚度切削塑性資料時,一般不會產(chǎn)生月牙洼磨損。
2)刀尖磨損
刀尖磨損為刀尖圓弧的后刀面及附近的副后刀面上的磨損,它是刀具上后刀面的磨損的延續(xù)。因為此處的散熱條件差,應力集中,故磨損速度要比后刀面快,有時在副后刀面上還會構成一系列距離等于進給量的小溝,稱為溝紋磨損。它們首要因為已加工外表的硬化層及切削紋理構成的。在切削加工硬化傾向大的難切削資料時,最易引起溝紋磨損。刀尖磨損對工件外表粗糙度及加工精度影響最大。
3)后刀面磨損
在很大切削厚度切削塑性資料時,因為積屑瘤的存在,刀具的后刀面或許不與工件觸摸。除此之外,一般后刀面都會與工件產(chǎn)生觸摸,而在后刀面上構成一道后角為0的磨損帶。一般在切削刃作業(yè)長度的中部,后刀面磨損比較均勻,因而后刀面的磨損程度可用該段切削刃的后刀面磨損帶寬度VB來衡量。
因為各種類型的刀具在不同的切削狀況下幾乎都會了產(chǎn)生后刀面磨損,特別是切削脆性資料或以較小的切削厚度切削塑性資料時刀具的磨損首要是后刀面磨損,并且磨損帶的寬度VB的丈量比較簡潔,因而一般都用VB來表明刀具的磨損程度。VB愈大,不但會使切削力增大,引起切削振蕩,并且會影響刀尖圓弧處的磨損,然后影響加工精度及加工外表質量。
04
刀具防止破損的辦法
1)針對被加工資料和零件的特色,合理挑選刀具資料的各類和商標。在具備一定硬度和耐磨性的前提下,必須確保刀具資料具有必要的耐性。
2)合理挑選刀具幾許參數(shù)。通過調整前后角,主副偏角,刃傾角等視點;確保切削刃和刀尖有較好的強度。在切削刃上磨出負倒棱,是防止崩刀的有用措施。
3)確保焊接和刃磨的質量,防止因焊接、刃磨不善而帶來的各種疵病。關鍵工序所用的刀具,其刀而應經(jīng)過研磨以進步外表質量,并檢查有無裂紋。
4)合理挑選切削用量,防止過大的切削力和過高的切削溫度,以防止刀具破損。
5)盡或許確保工藝體系具有較好的剛性,減小振蕩。
6)采取正確的操作辦法,盡量使刀具不接受或少接受突變性的負荷。
05
刀具崩刃的原因及對策
1. 刀片商標、規(guī)格挑選不妥,如刀片的厚度太薄或粗加工時選用了太硬太脆的商標。
對策:增大刀片厚度或將刀片立裝,選用抗彎強度及耐性較高的商標。
2. 刀具幾許參數(shù)挑選不妥(如前后角過大等)。
對策:
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從頭設計刀具。
1)恰當減小前、后角。
2)選用較大的負刃傾角。
3) 減小主偏角。
4)選用較大的負倒棱或刃口圓弧。
5) 修磨過渡切削刃,增強刀尖。
3. 刀片的焊接工藝不正確,構成焊接應力過大或焊接裂縫。
對策:
1)防止選用三面封閉的刀片槽結構。
2)正確選用焊料。
3)防止選用氧炔焰加熱焊接,并且在焊接后應保溫,以消除內(nèi)應力。
4)盡或許改用機械夾固的結構
4. 刃磨辦法不妥,構成磨削應力及磨削裂紋;對PCBN銑刀刃磨后刀齒的振擺過大,使單個刀齒負荷過重,也會構成打刀。
對策:
1)選用間斷磨削或金剛石砂輪磨削。
2)選用較軟的砂輪,并常常修整保持砂輪尖利。
3)留意刃磨質量,嚴格控制銑刀刀齒的振擺量。
5. 切削用量挑選不合理,如用量過大,便機床悶車;斷續(xù)切削時,切削速度過高,進給量過大,毛坯余量不均勻時,切削深度過?。磺邢鞲咤i鋼等加工硬化傾向大的資料時,進給量過小等。
對策:從頭挑選切削用量。
6. 機械夾固式刀具的刀槽底面不平整或刀片伸出過長等結構上的原因。
對策:
1)修整刀槽底面。
2)合理安置切削液噴嘴的位置。
3)淬硬刀桿在刀片下面添加硬質合金墊片。
7. 刀具磨損過度。
對策:及時換刀或更換切削刃。
8. 切削液流量缺乏或加注辦法不正確,構成刀片驟熱而裂損。
對策:
1)加大切削液的流量。
2)合理安置切削液噴嘴的位置。
3)選用有用的冷卻方法如噴霧冷卻等進步冷卻作用。
4)選用*切削減小對刀片的沖擊。
9. 刀具安裝不正確,如:切斷車刀安裝過高或過低;端面銑刀選用了不對稱順銑等。
對策:從頭安裝刀具。
10. 工藝體系剛性太差,構成切削振蕩過大。
對策:
1)添加工件的輔佐支承,進步工件裝夾剛性。
2)減小刀具的懸伸長度。
3)恰當減小刀具的后角。
4)選用其它的消振措施。
11. 操作不慎,如:刀具由工件中間切入時,動作過猛;尚未退刀,即行泊車。
對策:留意操作辦法。
06
積屑瘤的構成原因、特色及控制措施
1. 構成原因
在接近切削刃的一部分,刀-屑觸摸區(qū)內(nèi),因為下壓力很大,使切屑底層金屬嵌入前刀面上的微觀不平的峰谷內(nèi),構成無空隙的真實的金屬間觸摸而產(chǎn)生粘結現(xiàn)象,這部分刀-屑觸摸區(qū)被稱為粘結區(qū)。在粘結區(qū)內(nèi),切屑底層將有一薄層金屬資料層積停留在前刀面上,這部分切屑的金屬資料經(jīng)過了劇烈的變形,在恰當?shù)那邢鳒囟认庐a(chǎn)生強化。隨著切屑的連續(xù)流出,在后繼切削的活動所作推擠下,這層滯積資料便與切屑上層產(chǎn)生相對滑移而離開來,成為積屑瘤的根底。隨后,在它的上面又會構成**層滯積切削資料,這樣不斷地層積,就構成了積屑瘤。
2. 特色及對切削加工的影響
1)硬度比工件資料高1.5~2.0倍,可代替前刀面進行切削,有維護切削刃、減小前刀面磨損的作用,但積屑瘤掉落時的碎片流經(jīng)刀具-工件觸摸區(qū)會構成刀具后刀面磨損。
2)在積屑瘤構成后刀具的作業(yè)前角顯著增大,對減小切屑變形及降低切削力起了積極作用。
3) 因為積屑瘤突出于切削刃之外,使實踐切削深度增大,影響工件的尺度精度。
4)積屑瘤會在工件外表構成“犁溝”現(xiàn)象,影響工件外表粗糙度。
5)積屑瘤的碎片會粘結或嵌入工件外表構成硬質點,影響工件已加工外表的質量。
由上述分析可知,積屑瘤對切削加工,特別對精加工是不利的。
3. 控制措施
不使切屑底層資料與前刀面產(chǎn)生粘結或變形強化,即可防止積屑瘤的產(chǎn)生為此日的可采取如下措施。
1)減小前刀面的粗糙度。
2)增大刀具的前角。
3)減小切削厚度。
4)選用低速切削或高速切削,避開容易構成積屑瘤的切削速度。
5)對工件資料進行恰當?shù)臒崽幚磉M步其硬度,減小塑性。
6)選用抗粘結發(fā)性能好的切削液(如含硫、氯的極壓切削液)。